1864年夏天,南京变成了一座大火烘烤的人间炼狱。三年围城、一朝破城,仅用数小时,“人间天堂”天京垮塌成血海废墟。尸山血海、烈焰冲天,这不是小说里的地狱,而是中国历史记载的一场大劫。到底是什么,让这座城昔日的繁华一下子化为乌有?清军攻破南京,到底发生了什么事?有人说他们是中兴的勇士,有人咬牙痛骂他们是人间恶魔。那些惨剧背后,到底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黑暗?今天,我们就带你揭开这场浩劫的层层面纱。
一声令下,曾国荃一锤定音,炸药轰然引爆,将坚不可摧的城墙撕裂成一条血淋淋的豁口。冲在最前头的清军朱洪章部400多战士,一瞬间被同归于尽的火药吞噬。后方的清军闻声而动,踩着“同袍”的残躯,顺着缺口杀入天京。这样骇人的画面,不是武侠小说的“拼死一搏”,而是真实的历史残酷上演。有的人说,清军只是在剿叛维护“大清江山”;也有人气愤地说,这分明是人祸,是自家的手捅自家心窝子。冲突的双方从城门边杀到城心,太平军已经饿得两腮凹陷、骨瘦如柴,怎样能挡得住这群杀红了眼的“饥狼”?为什么这场胜利,竟打开了地狱之门?究竟是谁在欢呼,谁又在哀嚎?让我们继续往下看,别眨眼,秘密还在后头。
展开剩余78%南京城内外,浓烟滚滚,呐喊声、哭叫声、怒吼声交织成一首痛苦的协奏曲。清军用了整整三年围困南京,如果说当初围城像大锅慢炖,如今这刀锋一开,就是整个城的“沸点”。彼时清军死伤无数,官兵许多都拖着“讨薪”名单来打仗,早就憋着一肚子怨气。城墙被炸开那刻,许多人只想着:“终于到手的南京,不捞一把白来混几年?”于是,烧杀抢掠的大幕拉开了。你要问老百姓怎么看?很多人咬着牙,死死藏在家里,脆弱地幻想枪响后会有短暂的平静。可是真实比电视剧还惨,坊间传说的“天京失守”,其实是一场没有赢家的灾难。你要说太平军和清军谁更惨?其实最惨的是城里的老百姓。身处其间的赵烈文在日记里一笔一划写下街头巷尾的残忍场面:上至王府下到寻常民舍,只要能抢的都被洗劫一空。城门旁的妈妈抱着女儿哭,“妇女被拽走、哀号入云”;奶奶护着孙儿挡住门口,依旧躲不过士兵的铁枪。有人感叹,南京一夜间活成了“慈禧批文下的人间地狱”。
事情发展到下午,看似大局已定。天京九门悉数被攻破,清军“凯旋”。街头渐渐少了惨叫,烟火夹杂着呛人的血腥味飘在半空,一切似乎都归于平静。但真平静吗?其实不过是新的恐怖开始。烧杀还在继续,只不过变得更加“日常”。赵烈文在日记中写道,“尸体遍地”,多数是老人或幼儿,四十岁以下的女人,几乎难觅踪影。你以为是她们被赦免了?其实,大多数都在劫难逃,或者被抢走、或者已经遭遇不测。很多读者可能会问:不是说清军是“正义之师”吗?怎么搞得比太平军还要狠上三分?反对的声音开始冒头:清军一面高举“剿匪”旗号,实则抢劫烧杀不分对象,太平军有罪,可普通百姓何辜?老百姓的最大梦想,本该是家宅平安、丰衣足食,却沦为士兵发泄的牺牲品。这种种行为,引发了无数人对军纪、对人性的质疑。有人讽刺说,这哪里是“平叛”,简直是用胜利的旗帜遮羞,淋漓尽致地展示了人性的恶。
但你以为“抢完烧完就算了”?远没有这么简单。就在大家以为清军已经放下屠刀,结果才发现,这些兵勇们抢起东西来,连自家“同事”都不客气。天京城内,清军各营本来“同仇敌忾”,结果一垒财物,内讧立刻来得比攻打城门更猛烈。各营之间互相偷抢,甚至时有兵士火并。你前脚抢了一箱金银,后脚被自家兄弟一刀劈倒,这街头巷尾比土匪窝还乱。曾经说好的“共兴清室”,却在利益面前土崩瓦解。你说这像不像宿舍里分小灶,谁也不服谁?但这里分的可不是馒头,是你死我活。此时曾国荃等军官对士兵烧杀掳掠的事实,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。“兵无斗米,不起战心”,干脆放任“自取其利”,军纪成了一纸空文。民众背井离乡,金陵百年繁华一朝殆尽。有人看懂了,这场所谓的“平叛”,其实就是一场扩音器下的“洗劫”。更悲剧的是,那些被劫走的妇女,像黄淑华、金、张两位姑娘,连逃生路都没得选——一个以死明志、一个被迫屈从,还有太多人甚至没了下落。南京曾经的歌舞升平,变成了一场人性炼狱。
等到二十四日,大雨终于把余烬熄灭,但你觉得这就是结束吗?要说“安定”,不过是烟雾散尽的假象。即便城池被毁、贵重财物被抢,清军依旧“余勇未歇”,还在城里搜刮翻箱倒柜。老南京人望着自己满目疮痍的家乡,何止心碎。更糟糕的是,将士之间的火并不断,有人陪了夫人又折兵,甚至“互相掠夺,时有杀伤”。官军和老百姓貌合神离,共存于一座疑窦丛生的废墟。外界还传说,这一场胜利是“天意所归”;可南京人清楚,每一根倒塌的房梁下,埋着多少没能说出来的冤魂。还有人阴阳怪气地讨论,如果再遇上外敌,这群兵痞能否团结?将来南京还能不能恢复元气?矛盾愈发无法调和。有官员忙着清点战利品、写表功的折子,士兵忙着“分蛋糕”,老百姓却一夜白了头。天京围攻,表面平息,实则城墙里外满是未解的伤疤。和解,看似近在咫尺,实则遥不可及。
看了这么多,您还真以为“清军进南京”是啥光明正大的英雄史诗?还是说这就是成功的“剿匪行动”?恕我直言,这场浩劫不管哪头胜利,倒霉的都是老百姓。有人还嘴硬说“清军是为民除害”,真是说得比唱得还溜。你见过为民的人,顺手把民家的锅碗瓢盆都带走?你见过正义之师,见谁杀谁、抢得见不得光还纵火毁尸?历史在这里给咱们上了一课,要脸的输了,豁出去的赢了。你说这叫“太平”?太平“天国”的太平没了,大清的太平也只剩空荡的废墟。如果这也是一种胜利,那平头百姓可真倒了八辈子血霉。说句俏皮的,多亏这场所谓“平叛”,南京人这辈子都分得清什么叫天降正义、什么叫自家“亲戚”来借钱砸锅。
想问大家,这场清军攻破天京的胜利,真的是“拨乱反正”还是换了一帮人来洗劫南京?难道只要穿上“官兵”马甲,烧杀抢掠就能叫“保家卫国”?有人说“历史就是胜者书写”,可如果“胜者”就是明抢暗夺,那老百姓到底该信谁?你怎么看,是清军“替天行道”,还是只为分金银?欢迎在评论区说出你的想法——历史是你的,也是我们的。
发布于:陕西省